2006年6月27日,星期二(GSM+8 北京时间)
浙江法制报 > 第七版:前沿 改变文字大小:   | 打印 | 关闭 
义务教育法修订草案叫停“校中校”严禁乱收费
  据新华社  针对一些地方存有的“一所学校两种制度”的问题,义务教育法修订草案三审稿增加规定,明确禁止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不得以任何名义改变或者变相改变公办学校的性质。
  根据国务院的有关规定,基础教育主要由政府办学,有条件的地方也可实行“民办公助”、“公办民助”等多种形式办学。后来,这些“民办公助”、“公办民助”学校统称为“改制学校”,俗称“校中校”。
  此前,全国人大常委会部分委员在对本法审议时指出,目前一些公办学校主要是强校、名校利用现有的教育资源,以改制为名,把公办学校变为民办学校或者办“校中校”,向学生高收费,回避义务教育收费政策的规定,使得义务教育的高收费“合理”,既加重了学生及家长的负担,也造成了国有资产的流失。
  同时,由于重点校、名校办的改制学校拥有优质教育资源,不按地域择优招生,在一定程度上刺激和强化了家长的择校心态。失衡的供需关系导致的结果是:有钱的交钱,有“关系”的走后门,普通群众只能“望名校兴叹”。
  基于这种情况,全国人大法律委会同教科文卫委、国务院法制办、教育部研究决定,建议草案增加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不得以任何名义改变或者变相改变公办学校的性质。草案据此作出了修改。